新华财经北京3月27日电(陈冉)潍柴动力上市20年改革创新发展成果学术研讨会26日在山东潍坊举行。20年间,潍柴动力营收增长33倍,累计实现收入1.87万亿元;归母净利润增长16倍,累计创造归母净利润936亿元;累计分红超过280亿元,员工年平均收入增长9.3倍。
对于这个业绩表现,山东重工集团董事长、潍柴动力董事长谭旭光直言,得益于“一辈子做好一种产品”的心无旁骛,得益于“专注主业追求极致”的战略坚守,最终把发动机卖得比房地产更赚钱,也带领中国内燃机行业真正自立于国际舞台。
“潍柴动力之所以有今天的发展成就,一个重要缘由是在公司运营机制改革这样的一个问题上,改得早、改得坚决、改得彻底、改得义无反顾。”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国务院国资委原秘书长彭华岗表示。
20多年前,潍柴改革前半年发不出工资,账面资金仅剩8万元,内外债3亿多元,濒临破产。
面对这样的窘境,潍柴动力从压缩机构开始,把直属单位从53个减到12 个,干部由750人减到219人,在岗职工总数由13600人减至8000人。
国务院国资委原党委副书记、副主任邵宁指出,潍柴改革走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标准路径,即分离消化各种负担,分离非主营业务,推进公众公司改革。“大家基本都是这样走的,但是潍柴做得很彻底,表现出非常强的执行力。”
在潍柴的改革中,“约法三章”广为流传——坚持原则,敢抓敢管,不做老好人,不当太平官;扑下身子,真抓实干,为企业干实事,为职工办好事;以身作则,清正廉洁,要求职工做到的,管理班子首先做到,不允许职工做的,管理班子坚决不做。
“潍柴是我们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是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典范。”彭华岗说。
在总结潍柴动力的发展逻辑时,谭旭光说,“无论面对何种境地,我们始终不为诱惑所动,不为困难所惧,不为杂音所扰,坚持非主营业务不做、低附加值产品不做、重复性规模扩张不做,专注做强中国动力,奠定了在全球动力领域的龙头地位。”
过去20年间,房地产行业的突飞猛进让很多企业难以抵挡,但谭旭光所带领的潍柴动力从始至终保持着冷静。
谭旭光曾表示:“一家公司干主业都不挣钱,配上商业用地后,靠房地产挣了钱,核心竞争力一定是零。”
2023年财报显示,潍柴动力2023年销售各类发动机73.6万台,同比增长28%;变速器83.8万台,同比增长42%;车桥74.3万根,同比增长39%。多个方面数据显示,重卡发动机全年销售30.6万台,装机率同比提升8.8个百分点至41%,其中天然气重卡发动机销售12.2万台,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6个百分点至65%。
2004年,潍柴动力登陆长期资金市场后,谭旭光请来著名战略咨询公司为潍柴动力“体检”,结论是“如果固守现有柴油机,不进行产业延伸,不出5年,潍柴就会重新陷入市场困境”。
当时,潍柴管理团队对咨询公司的判断感到难以置信,彼时潍柴动力的WD615发动机卖得很火,市场占有率超过70%,但谭旭光深知这个结论的分量。
之后,谭旭光坚持科学技术创新引领,坚持产品研发“三个一代”的原则,即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生产一代,不断促进产品迭代优势,通过长远布局规划,持续稳固市场领头羊。从单一重卡发动机向工程机械、客车领域配套转型,并进军农业装备动力领域,在随后的轻卡动力领域也进一步崭露头角,近年来更是在全球大缸径发动机市场异军突起。
潍柴动力2023年财报显示,M系列大缸径高功率密度发动机销售超8100台,同比增长38%,其中出口超5400台。工程机械液压动力总成产品差异化优势显著,全面突破大型矿挖市场,报告期内,潍柴液压传动实现出售的收益9.8亿元,同比增长52%。
“打赢全球竞争靠什么?靠的是一流的产品、一流的科技、一流的人才。”谭旭光说,从价值链低端“内卷”到全球高端市场突围,公司始终将科技作为“头号工程”,在全球市场之间的竞争中挺直了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