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索资讯 生态环境部:强化环评打假一批单位被列入“黑名单”

时间: 2025-03-31 17:36:12 |   作者: 船用发电机

产品详情

  1、国务院副总经理丁薛祥:遵循《联合国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目标和原则

  1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25年年会上发表特别致辞,他在致辞中指出:绿色低碳转型全面加快,这是中国经济的鲜明底色。中国正以实际行动争取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丁薛祥强调,中国走绿色转型之路是长远之策,绝非权宜之计。不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决心和行动不会改变,将持之以恒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遵循《联合国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的目标和原则,为全球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作出更大贡献。

  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司司长王志华20日表示,对环评市场出现的弄虚作假等问题,生态环境部从始至终坚持“零容忍”,严惩重罚、综合施策,推动环评打假进入遏增量、清存量阶段。在生态环境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王志华介绍,自2022年生态环境部组织并且开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将环评造假作为专项整治的重点内容,已查处环评领域违法单位150多家。生态环境部门累计将550多家环评单位和540多名编制人员列入限期整改名单或失信“黑名单”,依法限制或禁止从业。

  1、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12月全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交易数据

  2024年12月,国家能源局核发绿证1.99亿个,同比增长2.12倍,涉及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项目5.8万个,同比增长21.29%,其中可交易绿证1.46亿个,占比73.29%,2024年11月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量对应绿证1.59亿个,占比80.04%,绿证核发进入以当期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量为主新阶段。2024年1—12月,国家能源局共计核发绿证47.34亿个,其中可交易绿证31.58亿个。截至2024年12月,全国累计核发绿证49.55亿个,其中可交易绿证33.79亿个。基本完成对已建档立卡的集中式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项目2022年6月以来历史电量绿证核发。

  记者1月23日从三峡集团获悉,我国首艘内河大型清洁能源滚装船——川江清洁能源滚装船项目首艘船舶在湖北省秭归县正式下水。该船总长129.8米、船宽30米,设计载重量8000—9000吨。船舶采用“甲醇单一燃料发电+电力驱动”动力系统,包括3台1200千瓦的甲醇燃料发动机、3台1050千瓦发电机及推进电机、2套600千瓦时级船用锂电池电源,形成了多元融合、绿色驱动的清洁动力系统。该船设计航速每小时20公里,预计每艘船较同类型燃油船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57.5吨。

  马来西亚智库区域策略研究所署理主席陈家兴日前接受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当前中国在高水平发展的轨道上前行,依托能源转型和技术创新,为区域及全球经济作出重要贡献。马中两国在绿色低碳产业方面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陈家兴长期关注全球农业与粮食安全、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等领域。他认为,中国社会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能源需求一直增长。在此背景下,中国大力推进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展。过去十年间,中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占比不断的提高,显现出强大的能源结构调整能力。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